全国免费咨询热线:15601075665

热门TAG标签:

扬州

扬州市政府关于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实施意见

市政府关于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实施意见
扬府发〔2017〕5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根据国务院、省政府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推进我市健康城市、健康镇村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深入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以“健康中国2030”和“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为指引,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理念,加快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着力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培育健康人群,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健康中国扬州样本”夯实基础。
到2020年,扬州市及所有县(市)建成省级以上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县城),江都区、邗江区、广陵区建成省级以上健康促进区;全市建成省市健康村镇建设的示范村镇100个,其中示范镇20个、示范村60个、示范社区20个。
二、重点建设领域
(一)普及健康生活。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各类媒体加大健康科普力度,广播电视、报纸开设和规范健康栏目,积极拓展新媒体健康教育。到2020年,通过大众传播媒体接受健康科普的人群比例达80%。继续实施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组建健康生活指导员队伍,引导居民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充分发挥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工程的辐射效应,打造一批健康步道、健康广场、健康主题公园,开发并推广促进健康生活的技术和用品,把促进健康融入居民日常生活。积极参与国家和省级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到2020年,全市媒体健康专栏以县(市、区)为单位达到全覆盖,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开展健康下基层宣传“五进”活动2000场次,建成省级健康社区80个,健康单位200家,省级健康促进学校全覆盖,打造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广场)、健康文化长廊、健康小屋、健康一条街等支持性场所100个。
(二)优化健康服务。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加强基层卫生人才特别是全科医师队伍建设,补足医疗卫生服务的短板。规范妇女儿童和农村人口的健康管理,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加强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防治。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健全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探索中医药与养老、旅游、文化等产业协同发展的新业态。到2020年,全市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55%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90%以上,公众自救互救单位覆盖率达90%以上,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达95%以上,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张、执业(助理)医师数2.5人,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实现全覆盖。
(三)完善健康保障。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全覆盖。推进医疗养老融合发展,积极构建养老、医护、康复、临终关怀服务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统筹城市和农村养老资源,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确保所有老年人口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建立覆盖全过程的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食品药品监管体系,保障饮食用药安全。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支持慈善事业发展,逐步拓展社会福利保障范围,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有尊严地生活和平等参与社会发展。到2020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基本医保参保率均达98%以上,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40张,全市已经创建成为国家卫生镇(县城)的地区达到健康镇(县城)标准的占50%以上,30%以上的省卫生村、社区达到健康村(社区)标准。
(四)建设健康环境。统筹规划、设计、建设城乡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公共厕所等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提高其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强水源保护,开展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治理,强化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大力发展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建立完善低碳、便捷安全的交通体系,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统筹治理城乡环境卫生问题,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开展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收集处理,建立餐厨废弃物回收处理机制,杜绝“地沟油”返回餐桌。加强城乡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创造舒适、规范、整洁、放心的消费环境。到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8%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乡水质监测持续保持乡镇、水厂全覆盖;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73.9%以上,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47微克/立方米左右,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的城市比例为100%;城市标准化菜市场建设达80%。
(五)培育健康人群。着力建设“优生之城”,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倡导优生优育,提高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儿童保健等妇幼健康服务覆盖率。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制定实施青少年、妇女、老年人、职业群体及残疾人等群体的健康干预计划。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定期开展健康素养监测调查,提高干预效果。引导居民建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增强群众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严格落实公共场所控烟措施,降低烟草相关疾病发病水平。推广居民健康自我管理模式,鼓励成立形式多样的健康自我管理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精神卫生预防、治疗、康复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促进全民心理健康。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优化体育设施布局和管理,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以筹备省运会为契机,重点推进大型体育场馆、生态体育休闲公园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提升管护平台智能化水平。实施农村健身设施提质工程。到2018年底,全市所有乡镇建有内含5个运动项目的室内全民健身中心,所有行政村建有体育活动室和“五个一”运动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推广“运动是良医”的理念,在群众聚集的体育休闲公园打造集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估、科学健身指导等与一体的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及数据分析能力,建立运动处方库,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鼓励和支持健康文化产业发展,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文化作品,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到2020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左右,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4%,全市居民综合阅读率达90%,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6/10万和5‰以内,有组织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锻炼总人数的比例达50%以上,达到《国民测定标准》合格以上城乡居民人数比例达93%以上。
三、落实各项建设任务
(一)建设健康城市
1、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进一步深化“十大主题健康促进行动”,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健康“细胞”工程。积极推进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建设。健康社区建设以整洁宜居的环境、便民优质的服务、和谐文明的文化为主要内容,绿化美化环境,健全文化体育设施,向家庭和个人就近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层面、连续性、综合性服务,建立完善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有效机制,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促进不同地域、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社区居民的融合,倡导团结和睦、积极向上的邻里关系和家庭氛围。健康单位以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重点,积极创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保障饮食安全和营养,控制吸烟危害,落实健康体检、职业健康检查、职业防护、安全管理等制度,营造相互尊重、和谐包容的人际关系和单位文化。健康家庭建设以家居环境整洁、家人身心健康、家庭文化和谐等为主要内容,以关爱家庭成员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为重点,改善家庭生活品质,提高家庭健康水平,提升家庭发展能力。
2、完善健康管理模式。推进医防结合,建立健全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组织体系。加快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纽带,通过整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基础数据,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等信息互联共享,以大数据支撑群体疾病预测和个体化服务。发挥红十字会“自救互救自愿者服务队伍”作用,做好公民自救互救知识普及和体验馆建设工作。发挥中医预防保健优势,拓展“治未病”、中医特色康复等服务;探索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组建中医药健康服务团队,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开展融合中医药健康管理理念的健康服务。推进全民预防保健服务,积极发展健康咨询、健康体检、疾病预防等服务,规范发展母婴护理、养生美容等服务市场。对居民的健康危害因素及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预测,防治结合、联防联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
3、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逐步实现城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加强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强化餐厨垃圾管理,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加强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加快城市公厕建设,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城市公厕服务体系。改进城市环境卫生保洁方式,推广降尘、低尘清扫作业方式,扩大机械化清扫保洁作业范围。多措并举改善住区环境,完善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和环卫设施配套,逐步开展市县无障碍环境建设。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更新提升,推进适宜养老住区建设试点示范,打造“绿化、美化、舒适化”的高品质宜居空间。
4、强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实施蓝天工程,强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优化能源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快推进集中供热工程,全面整治淘汰10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进一步强化石化、火电、钢铁等重点行业废气治理,实施工业烟尘、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实施大型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工程,推进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查与综合整治,石化、化工行业全面推广“泄漏检测修复”技术,完成重点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废气排放源整治工作。强化联防联控、综合治理,协同推进机动车尾气、施工扬尘、餐饮油烟、秸秆禁烧等污染防治,有效解决复合型大气环境污染问题。
5、提升供水保障和水污染防治水平。加大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力度,加快推进区域供水乡镇水源地达标建设工作,依法清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健全城市供水应急和预警机制。加快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形成“双重水源、双重保障”能力。健全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饮用水安全监管体系。加强饮用水卫生监测能力建设,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饮用水源、供水单位出厂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并按时向社会公布。加强南水北调沿线和淮河入江水系环境治理,实施扬州市三江营饮用水源地暨南水北调水防治项目,着力推进沿线工业污染治理、船舶交通污染防治、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良好湖泊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湿地生态修复,到202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地表水省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75%以上。开展重点水体、重点断面达标综合整治,重点实施槐泗河、古运河、仪扬河等水体整治。系统推进城市黑臭河道治理,组织开展入湖入江支流水质稳定达标保障行动。市区于2019年底前,其它县(市)于2020年底前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所有入江、入湖支流消除劣Ⅴ类水体。
6、加大生态建设与保护力度。因地制宜进行城市绿地生态群落的营建,利用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提高市民与自然环境的联结度。推进七河八岛、三湾、宝应湖等生态中心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到2020年,自然湿地保护率达50%。持续推进“绿杨城郭新扬州”行动计划,市区每年新增城市绿地100万平方米以上。到2020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4%,市区建成区绿地率达41.8%、绿化覆盖率达44%。加速推进城市公园体系建设,均衡公园绿地布局,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公园绿地品质。加强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积极探索“生态+休闲旅游”、“生态+文化创意”等新业态、新模式,努力开创扬州绿色发展的新局面。
(二)建设健康村镇
1、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清理乱堆乱放,拆除违章建筑,疏浚坑塘河道。结合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计划实施,引导规划发展村庄,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建立村庄保洁制度,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聘请保洁员。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强化畜禽养殖污染物的综合利用,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广生物有机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规范收集、处置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禁止焚烧秸秆,引导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加强规范种植和绿色养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规范农产品流通市场。大力开展卫生村镇创建活动,到2020年,沿江县(市、区)的所有乡镇均要建成省级以上卫生镇,高邮、宝应省级卫生镇比例达70%以上;加强卫生村镇动态管理,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为健康村镇建设奠定基础。
2、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完善道路、环卫、电力、通信、消防等基础设施,全面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发展农村客运,推进宽带普及。健全覆盖所有自然村庄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提升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加强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强化一体化推进、规模化建设和专业化管护,到2020年全市行政村村部所在地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
3、加强农村改水改厕。在城乡统筹区域供水的基础上,加快农村到村组、到农户的管网改造。建立健全供水设施维护的长效机制,加快自来水深度处理工艺建设改造。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改造,鼓励开展四格式、纳管式、集中式的生态改厕,加强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小学、乡镇卫生院、集贸市场、公路沿线等区域无害化卫生公厕建设。加强改厕后续服务和管理,教育和引导农民正确使用卫生厕所。到2020年,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8%以上。
4、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强化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全面落实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控制严重危害农村居民的重大疾病。强化医联体建设,提升18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便农村居民就地就近看病就医。加强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常见病、多发病、急诊抢救、二级以上常规手术、正常分娩、儿科和部分危急重症等的诊疗水平。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建设,积极发展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药服务。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保证村卫生室正常运转。
5、提升群众文明卫生素质。依托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拓展医疗卫生、健康教育和环境整治服务功能,广泛普及疾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和帮助农村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全完善乡村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文化广场等场所,积极发展乡村特色健康文化。建设农村体育健身场所和设施,培养农村文体骨干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带动开展简便易行的群众性健身活动和科学健身知识讲座,鼓励和支持农村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关爱措施,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促进项目的拓展。
四、强化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市领导任副组长,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要建立本辖区组织协调机制,将该工作纳入政府重点工作绩效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制定有利于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审查制度。市、县两级爱卫会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要加强人才培训和队伍建设,推进目标管理和责任制考核。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机制,制定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将健康相关内容纳入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政策之中,不断增强推进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落实配套保障,创新投入方式。多渠道、多层次构建健康城市、健康村镇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落实经费保障,提供相关公共服务,落实财税减免、专业人员培养等配套扶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和个人赞助捐款,推动健康事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参与机制,营造良好氛围。积极促进政府、市场、社会的共同参与,鼓励成立与健康相关的各种社会组织、协会、联盟,并充分发挥其社会治理的作用,构建起多层次、多方式的健康公共服务与健康促进体系。大力宣传建设的目的、意义和主要措施,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坚持项目引领,强化督查考核。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碧水蓝天工程、食品药品安全、居民健康素养提升、慢性疾病防控、居民体质提升、健康细胞工程建设等专项行动,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发挥项目引领效应。各地、各单位要对照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发展规划目标和工作任务,建立动态监测和反馈机制,委托专业机构定期监测,客观公正地评估进展情况和效果,及时总结经验,培育和推广典型经验,强化示范引领,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各项指标牵头单位要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跟踪检查,实行问责制。市爱卫会将根据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建设效果评价,并定期公布建设情况,对工作成效明显的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未按期完成目标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各地爱卫会及其办公室要加强指导和检查,并将评估报告报市爱卫办。
附件:扬州市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任务分解表
扬州市人民政府
2017年4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扬州市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任务分解表
序号 牵头部门 指标名称 口径范围 2015年值 2017年目标 2020年目标
1 建设局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建成区 95 96 98
2 环保局 地表水国控断面优于Ⅲ类水质的比例(%) 市域 63.9 65.6 75
3 建设局
水利局
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 市域 97.2 98.5 100
4 城管局 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 农村 100 100 100
5 城管局 三类以上公厕比例(%) 建成区 100 100 100
6 爱卫办 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 农村 92.27 96 98
7 爱卫办 省级以卫生乡镇占比(%) 市域 52 60 75
8 人社局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市域 96.6 97 98
9 体育局 城市人均体育设施用地面积(米/人) 建成区 2.06 2.35 2.5
10 体育局 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比例(人/万人) 市域 26 30 36
11 安监局 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 市域 10.58 9.31 7.41
12 食药监局 食品监督抽检覆盖率(%) 市域 3 4 5
13 民政局 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张/千人) 市域 33 35 40
14 卫计委 糖尿病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 市域 67 68 70
15 卫计委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 市域 90 保持较好
管理水平
保持较好
管理水平
16 卫计委 儿童系统管理率(%) 市域 99 保持较好
管理水平
保持较好
管理水平
17 卫计委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市域 98 保持较好
管理水平
保持较好
管理水平
18 卫计委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千人) 市域 2.12 2.25 2.5
19 卫计委 每万人口拥有公共卫生人员数(人/万人) 市域 6.05 6.5 8
20 卫计委 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 市域 100 100 100
21 卫计委 人均期望寿命(岁) 市域 78.97 79 80
22 卫计委 婴儿死亡率(/千) 市域 2 保持较好
控制水平
保持较好
控制水平
23 卫计委 孕产妇死亡率(/10万) 市域 0 保持较好
控制水平
保持较好
控制水平
24 卫计委 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10万) 市域 170 165 150
25 卫计委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市域 17.1 20 24
26 卫计委 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 市域 22.9 22 20
27 体育局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 市域 35 37 40
28 文明办 每万人拥有志愿者人数(人/万人) 市域 15 17 20


  

友情提示:各个地方拆迁标准不同,拆迁案件类型不同,文章中提到的方法不代表适用于您的情况,建议您直接拨打我们拆迁律师服务电话15601075665,或者点击在线咨询,和我们律师在线沟通,我们免费为您解答您的疑问,帮您解决征地拆迁补偿的问题,北京渊博律师事务所 拆迁律师网 官网 www.yuanboc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扬州市政府关于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实施意见http://www.yuanbocq.com/a/zhongwenjianti/ceshi/difangfalv/jiangsu/yangzhou/5536.html

Copyright © 2014-2018 yuanbocq.com. 北京渊博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39826号-2